从教28年来,她长期坚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第一线,做学生思想的引导着、心理的疏通者、成长的指导者。从学生心目中可爱的姐姐到慈祥的妈妈,从满头青丝到两鬓斑白,逝去的是岁月,留下的是无悔和自豪。
她常说:“能让我忘记个人病痛及烦恼的就是课堂,能让我感受到生命意义的就是工作,能让我感受到快乐的就是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她,就是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我院思政课教学部副教授杨红梅。
坚守信念 用正能量激励学生
上大学时,杨红梅就选择了思政教育专业。上班后,她又投身到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中,而且一干就是28年。
刚开始,一些人不理解思政教育,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是唱高调、说大话,不实用。但作为思政课教师,杨红梅深知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她必须要站在国家的安定、社会的稳定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角度,竭力干好自己的工作。“只有尽心尽力去做好思政教育教学工作,才能证明思政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为此,杨红梅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努力做到真学、真信、真行。从对马克思主义原著的研读,到每次中、省有关会议的文件学习,再到每次学习培训和考察归来写总结体会,她总是忙得不亦乐乎。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育人、育心的重要职责。因此,在课堂上,杨红梅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及所引事例,总是坚持主流价值观,许多学生听了她的课后,都觉得很受启发。有时即使引入社会热点、焦点事件,也是始终坚持正面引导和负面剖析相结合,最终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看法。但她的课又不是干巴巴的理论说教,而是运用了丰富的案例、视频、图片等,增加了课程的感染力。
德高为师,学高为范。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杨红梅也是争当正能量的传递着、道德的践行着。上课时,她从不迟到早退;课堂上,她从不接打手机电话;下课后,她总是最后一个走,关好多媒体教学设备、电源和门窗。在节假日,她也经常带领学生到校园捡拾垃圾、去福利院献爱心,主动帮助生活困难的群众,用实际行动影响和教育了一批又一批学生。
爱心呵护 用真感情温暖学生
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就业压力的加剧,当代青年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突出,尤其是高职学生,既有高考失利后的自卑感,又有进入高职之后的迷茫感。意识到这一点后,杨红梅积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起来,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2002年起,杨红梅就在大学时学习的心理学知识基础上,主动钻研心理学专业理论与咨询实务,借阅或自购心理学方面书籍自学,并抓住一切机会外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随后,她便利用所学主动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
在学院心理咨询室正式成立前的几年,杨红梅都是义务做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但她没有一句怨言。她说:“学生需要有人去从心理上关心帮助,我们不能看着学生心理痛苦挣扎,走向绝望和自我毁灭。”所以,不管她工作多忙、多累,只要学生与她联系,她都会欣然应允。有时是午休时间,有时是双休日,有时甚至是晚上。下课后的教室里、双休日的办公室里、学校操场的小道边,经常会看到她和学生在一起的身影。
2005年9月,学院心理咨询室正式挂牌成立,杨红梅被聘为心理咨询室咨询员,并负责西校区心理咨询室工作。为了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及心理自救方法,2003年开始,她又主动申请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才》选修课,并参与编写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教材,第一学期选修学生就达1000多人。
此外,杨红梅还积极申报心理健康研究课题,主持学院《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研究》课题。在经费有限情况下,她带领课题组成员积极克服困难,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并对调查中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予及时帮助和指导。2007年,她主要参与完成的“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荣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创新教学 用高学识成就学生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教好书、育好人不仅仅需要认真、尽心,更需要有新方法、新思路。在教学中,杨红梅二十八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岗位职责,坚持备好每节课、上好每节课,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成为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的学科主要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在2004年教育部16号文件下发、2005年05课程新方案实施后,杨红梅承担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为了使学生思想上接受、情感上认同、行动上达到自觉,她不断采用讨论法、演讲法、情景表演法、辩论赛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并积极推行实践养成教育,坚持课堂前10分钟学生进教室先做教室清洁工作、课余在校外做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和社会责任。
2008年,杨红梅又承担起了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建设工作,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团队带头人、课程建设的负责人。在课程改革上,她带领团队成员做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创新与开拓,先后建立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网站和课程教学资源,进一步推进了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的创新。
此外,杨红梅探索出了“双向互动”、“三环联动”等教学模式。“双向互动”即在理论教学环节,坚持“双主体”,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通过边讲边议、学生主讲教师剖析引导、学生提问教师答疑、教师设问学生讨论,以及学生活动体验等具体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看待社会问题,形成正确思想认识和观念。“三环联动”即在实践环节,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某个专题学习内容,通过课堂活动、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三个环节相互连接、相互推动,使学生通过直接的行动体验,领悟知识,深化情感,养成德行。
结合课程教学和课题研究,杨红梅还率先提出并主导在校内建立推动学生实现道德知行统一的社团——“行知社”,通过网上网下交流互动以及开展各类主题活动,促进学生知行统一,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试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教28年来,杨红梅先后主持和参与校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参与教育部思政研究项目1项(第2位次)、陕西省重点研究项目2项,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编写教材6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并多次荣获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教学能手”、“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巾帼建功标兵”。2012年,荣获“陕西省高等学校首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称号;2014年,荣获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称号;2018年,当选为“杨凌最美女性”。
(党委宣传部 陆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