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杨职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杨职>正文
【经济参考】农民上大学:从“新鲜事”到“新常态”
时间:2016-06-22来源:作者:点击数:

 

(经济参考,2016622)

近日,陕西省20名农民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今年9月,他们将跟其他大学生一样走进校园,接受为期3年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据当地农业部门介绍,他们是当地种植大户或规模经营户,平均年龄将近38岁,这也是陕西首次录取职业农民上大学。

提起农民,很多人脑海中马上想起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文化程度不高”等刻板印象。的确,从全国整体上看,农民学历不高、文化程度不高、收入相对较低都是事实。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农民形象”也在不断突破。此次陕西20名农民上大学,无疑刷新了不少人的“三观”,对农民、农业都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具体而言,首先是体现了农业发展的新气象。农业要摆脱“靠天吃饭”的传统生产方式,唯有依靠农业机械化和科技化的进步,而这两者都必须建立在更高素质的农民身上。农民上大学,学习更加先进的农业知识,农业现代化才有希望。比如被录取的农民中有的称自己种了20多年地,但农药和化肥发展很快,在实践之余还想掌握一些理论知识;还有的农民则对规模化种植很感兴趣。可见,不少农民都是怀着“学以致用”的态度走进了大学校门,将提升“职业技能”作为自己的主要目的。

其次,农民上大学,还体现了新一代农民自我发展的强烈愿望。在一些人看来,农民做好种地的“本分”就行了,何况已经到了平均年龄38岁的“高龄”,再上大学瞎折腾实在没必要。这种忽略农民自我发展意识的旧思维已经out了。陕西这20名“农民大学生”,代表着全国一大批希望追求知识、提升文化、掌握技能的“学习型”农民群体。除了掌握更加先进的农业技术外,哪怕学一些跟农业无关的知识,只要是能提高个人文化水平,长长见识、开开眼界,都值得肯定。

得以一圆大学梦的农民,在中国几亿农民中无疑只占很小的比例。要让更多农民走进大学校门,一方面需要有关部门积极作为。相对而言,农民群体接收信息渠道狭窄,需要农业等相关部门走入田间地头给他们带来更多教育信息。此外,陕西这20名农民的大学学费都由当地政府来买单,让农民不花钱上大学,无疑能大大提升农民的积极性。这一举措,值得借鉴。

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来自社会的支持,尤其是教育机构针对农民群体的特征,合理设置对口专业和学习方式。农民想学什么,有关院校就应该开设什么专业。比如农民群体渴望获得的农业机械知识,如果有的高校能在这方面真正投入师资、设备,保证农民真正学到东西,想不火都难。与此同时,职业农民还有很多农活要干,不可能像普通大学生那样脱产学习。正因为此,录取陕西这20名农民的学校派出老师到田间去“送课”,还会根据农忙情况设立假期。上学和务农两者得以兼顾,也能免除很多农民上学的后顾之忧。

需要强调的是,农民上大学,绝大多数不是为了一纸文凭,而是为了真正学到东西。认准了这一点,农业部门、教育部门和高校等,才能有的放矢地为农民上大学做好服务。当然,农民上大学眼下之所以能成为新闻,说明它还是件新鲜事。但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农民观念的进步,上大学去学技术、长知识,理应成为越来越普遍的“新常态”。乐见更多农民走进大学校门,于农民自身,于农业发展,真真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