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刊发了我院王周锁院长署名文章《构建质量体系 推进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全文刊载如下(详情进入):
构建质量体系 推进产教融合创新发展
王周锁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是继“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完成后的又一项战略工程,是引领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行动指南,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作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正规投资软件app哪个好计划用3年时间,投入3亿元,积极承担实施任务(项目),推动学院创新发展。
围绕四个一流 建设优质学院
面对高职教育转型发展和陕西高职“双一流”建设,杨凌职院提出在“十三五”期间,以“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为核心,以构建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专业发展、一流的人才和人事管理、一流的支撑和保障等体系为支柱的发展举措,推动优质院校建设。
推进人才培养改革,构建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坚持回归教育本位,推进实施“通识课(含行为养成课)+专业课+个性发展课+创新创业课”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人成才。深化“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和集团化办学,创新协同育人平台。实施以产业技术进步为驱动的课程和教学改革,推进以学分为导向的因材施教、分类教学改革,施行教考分离、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改革。
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一流专业发展体系。按照立足自我、摸清家底、寻找标杆、争创一流的思路,推进优质院校和骨干专业建设。紧贴产业行业,实施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驱动的专业设置和改革。校企深度合作,共建专业及课程标准。持续推进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项目、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国家、省、院三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引企入校,共建实训基地和协同创新中心。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构建一流人才和人事管理体系。实施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引进计划、名师引领计划、教师能力提升计划、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选拔培养计划,建设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投入1000万元设立人才基金,招聘、引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实施岗位管理、全员聘用制度,以及教师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和绩效考核等制度改革。
强化保障能力,建设一流支撑和保障体系。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以“十大节庆”为主题的学生素质养成教育活动载体。构建融教育文化、职业文化、企业文化和行业文化于一体的新型校园文化。每年投入3000万元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3年投入4000万元,推进信息化校园建设。“十三五”末,建成智慧校园、生态文明校园。
发挥职教优势 服务国家战略
紧紧瞄准“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精准扶贫”等国家重大战略,发挥职业教育和产学研结合优势,精准施策,服务国家战略。
培养国际化人才。举办建筑工程国际班,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服务中水、中建、中铁等“走出去”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和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要的本土人才。依托杨凌示范区,举办面向中亚国家农技人员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
服务产业创新发展。运用“互联网+农业”技术,与中兴通讯公司联合创立智慧农业协同创新中心。围绕西部农业产业升级,发展壮大杨凌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建设杨凌现代农业职教改革试验区。
促进区域农业发展。继续建设好彬县、凤县、杨凌等农科教、产学研推广服务基地,扩大服务面向,提升服务能力。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开设职业农民学历教育及村干部学历班,服务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未来3年,再建县级职业农民培育学院10所,建成产学研合作基地6个。
探索精准扶贫路径。贯彻国家与陕西省扶贫精神,创新教育和科技扶贫模式,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上学减免学费政策。支持甘肃、青海两省职业教育发展,办好青海玉树州水利、环保专业人才培养订单班,构建贫困地区订单(委托)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精准扶贫长效机制。
推动三项融合 加强创新创业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相融合、与大学生社团活动相融合、与校企校政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相融合,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创新专业教育方式。开放专业实训室和校内农林综合实训基地,供学生创新实验和创业训练。实行教师科研项目学生助手制度,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研究。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批判性思维。建立学生创新实验、论文、专利、创业成果等折算学分制度。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制度,强化专任教师培养。
依托学生社团,活跃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鼓励在学生社团下组建兴趣小组,实行教师帮扶、学院资助、企业赞助等形式,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按照三校区的功能,建成工艺创新园区、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园区、电商贸易创业园区,为学生创新创业搭建平台。设立200万元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支持600个创新创业孵化项目。
校企校政共建创新创业基地,培育创新创业新秀。进一步合作办好杨凌示范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3个示范性大学生众创空间,新建15个校政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健全诊改机制 增强内生动力
主动健全教学诊改机制,是培植学院内生动力,实现质量自我保证、学院自主发展的关键。按照“以诊促改、以改促升”的思路,建成与优质学院相匹配的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形成学院良性循环发展机制。
落实内部质量主体责任。确立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办学定位与质量目标,把质量提升作为师生员工的共同追求,构建质量保证制度和运行机制;建立人才培养质量三级监测和第三方评价体系,实行二级分院关键要素评价制度。
以专业诊改为突破口,带动全面诊改。专业是学校办学的核心,将诊改工作与专业核心竞争力提升、骨干专业建设同步推进。全面疏理学院专业建设的成功经验和产业发展背景下专业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诊改方案,带动学院全要素诊改。
健全质量监控机制。进一步健全质量保证信息发布与监控系统,完善人才培养数据平台,加大量化力度,实行院内两级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和就业年度报告制度。
未来3年是高职教育落实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关键时期。学院力争盘活校内与校外两种资源,群策群力,转变观念,坚持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服务产业发展为使命,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以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为目标,把学院建成国内一流、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优质学院。
(作者王周锁,系正规投资软件app哪个好院长)